新闻中心

设备吊装就位的注意事项分析

  • 发布时间: 2025-09-22

  设备吊装就位是工业安装工程中的核心环节,其过程涉及起重机械、索具、人员配合及现场环境等多要素,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设备损坏、人员伤亡或工期延误。以下从前期准备、过程控制、就位后确认三个核心阶段,详细分析关键注意事项。

设备吊装就位

  一、吊装就位前:准备工作是安全与精度的基础

  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,前期准备需覆盖技术、设备、人员、现场四大维度,确保所有条件满足吊装要求。

  1. 技术方案准备:杜绝 “无方案施工”

  技术方案是吊装的 “指挥纲领”,必须具备针对性和可操作性,严禁套用通用模板。

  方案编制与审批:根据设备参数(重量、尺寸、重心、材质)、安装位置(标高、空间限制)、现场环境(地形、障碍物、气象条件)编制专项吊装方案,明确起重机械选型、索具配置、吊装半径、起升高度、就位顺序等核心参数。方案需经技术负责人、监理单位审核,危大工程(如单件重量≥100kN 的设备吊装)还需专家论证。

  技术交底与培训:向所有参与人员(起重工、信号工、司机、指挥人员、安装工)进行书面交底,明确各自职责、操作流程、风险点及应急措施。重点培训 “吊装信号”(旗语、手势、对讲机用语需统一)和 “突发情况处置”(如大风、索具异响时的停机流程)。

  图纸与参数复核:再次核对设备基础尺寸(标高、轴线、地脚螺栓位置 / 标高)与设备底座尺寸是否匹配,避免 “设备到现场才发现基础偏差”;确认设备重心位置(可通过设备出厂资料或现场试吊标记),确保吊装时受力平衡。

  2. 设备与索具检查:杜绝 “带病作业”

  吊装设备和索具是直接受力载体,其安全性直接决定吊装成败。

  起重机械检查:

  核对起重机型号是否符合方案要求(额定起重量需≥设备重量 + 索具重量,且在吊装半径内的起重量满足要求)。

  检查机械性能:制动器、限位器(力矩限制器、高度限制器、幅度限制器)、卷筒、钢丝绳等是否完好,液压系统有无泄漏,轮胎式起重机的支腿是否牢固(垫设专用支腿垫板,禁止直接压在松软地面或沟槽上)。

  证件齐全性:起重机需具备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,司机需持有效操作证。

  索具与辅具检查:

  索具选型:根据设备重量和吊装点选择合适的钢丝绳(需计算安全系数,通常≥6)、卸扣(额定载荷匹配)、吊环(设备自带吊环需确认强度,临时焊接吊点需做探伤检测)、溜尾绳(控制设备摆动,长度需满足操作半径)。

  外观检查:钢丝绳无断丝、断股、锈蚀、变形,卸扣无裂纹、变形、销轴松动,所有索具需有合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。

  3. 人员与现场准备:杜绝 “无序操作”

  人员配置:明确 “吊装总指挥”(独一指挥者,避免多头指挥),配备持证信号工、起重工、司机,特种作业人员需 百分百 持证上岗;高处作业(如设备顶部配合就位)人员需系安全带,搭设操作平台。

  现场清理与防护:

  清理吊装半径内的障碍物(杂物、管线、临时设施),设置硬质隔离区和警示标识(如 “吊装作业,禁止入内”),安排专人监护。

  平整起重机站位场地:履带式起重机需铺垫道木或钢板,确保地面承载力≥起重机对地压强(通常需现场勘察或做载荷试验);避免起重机站在基坑、地下管线上方。

  气象与环境确认:吊装前 1 小时确认天气,遇暴雨、大雾(能见度<10m)、六级及以上大风时,严禁吊装作业;夜间吊装需保证充足照明(使用防爆灯,避免强光直射司机视线)。

  二、吊装就位中:过程控制是精度与安全的核心

  就位过程需遵循 “平稳起吊、准确对位、缓慢落位” 原则,每一步操作都需衔接有序。

  1. 试吊:必须执行的 “安全预演”

  试吊是发现问题的关键环节,严禁跳过。操作步骤:

  缓慢起吊设备,使设备底部离地面10-20cm后停止起升。

  检查起重机支腿有无沉降、索具有无打滑或异响、设备是否平衡(有无倾斜)、制动器是否可靠。

  信号工和起重工配合拉动溜尾绳,测试设备转向是否灵活,确认无问题后缓慢落回地面,再次检查所有部件。

  试吊中若发现任何异常(如索具变形、设备倾斜),立即停止作业,排查整改后重新试吊。

  2. 起吊与移动:控制 “速度与平衡”

  平稳起升:起重机缓慢起升,待设备完全脱离地面后,暂停 1-2 分钟,再次确认索具受力和设备平衡;起升过程中避免急加速、急刹车,防止设备晃动。

  准确移动:由总指挥统一指挥,起重机缓慢旋转或变幅,信号工全程观察设备与障碍物(如厂房立柱、其他设备)的距离,确保无碰撞;移动过程中,溜尾绳始终保持绷紧状态,控制设备摆动幅度(摆动量≤50cm)。

  重心监控:对于细长型设备(如塔器、反应器)或重心偏移的设备,需使用 “双机抬吊” 或 “溜尾吊装”(底部用辅助起重机或拖排支撑),避免设备倾斜导致索具断裂或设备变形。

  3. 对位与落位:追求 “毫米级精度”

  对位是就位的核心,直接影响后续安装质量。

  初步对位:当设备吊至基础正上方约 50cm 处时,停止移动,调整设备水平度(使用水平仪)和轴线位置(通过溜尾绳或起重机微调幅度),使设备地脚螺栓孔与基础地脚螺栓初步对齐。

  准确调整:若螺栓孔与螺栓错位,可使用撬棍(垫木块保护设备底座)轻微撬动设备,或通过起重机缓慢调整吊点位置,严禁强行撞击对位(避免损坏螺栓丝扣或设备底座)。

  缓慢落位:对位完成后,由专人监护地脚螺栓穿入情况,起重机缓慢落钩,使设备底座逐渐接触基础垫铁(或灌浆层);落位过程中持续监测设备水平度,发现倾斜立即停止调整。

  特殊设备注意:对于精密设备(如机床、离心机),落位时需使用百分表监测设备水平度和标高,偏差需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(通常≤0.1mm/m);对于带衬里的设备(如防腐衬胶设备),严禁索具直接接触衬里表面,需使用专用吊具或垫软质保护垫。

  三、吊装就位后:确认与固定是收尾的关键

  设备落位不等于就位完成,需立即进行固定和确认,防止意外移位。

  1. 临时固定:防止 “意外倾倒”

  设备落位后,若未立即进行地脚螺栓紧固,需使用临时支撑(如道木、千斤顶、型钢)固定设备,支撑点需设在设备刚性较强的部位(如设备法兰、加强圈),避免支撑在薄壁或易变形处。

  对于高大设备(如高度≥10m 的塔器),临时固定需至少设置 3 个方向的支撑,确保设备在后续作业中(如二次灌浆)不发生倾斜。

  2. 参数确认:符合 “设计要求”

  复测设备安装参数:使用水平仪测设备水平度(轴向和径向)、经纬仪测垂直度、钢卷尺测标高和轴线位置,所有参数需记录在案,偏差超限时需重新调整(需先起吊设备,不可强行撬动)。

  检查设备状态:确认设备无变形、表面无划痕或损伤,密封面(如法兰)无磕碰,内部零部件(如轴承、叶轮)无移位(可通过听声或内窥镜检查)。

  3. 索具拆除与现场清理

  索具拆除需缓慢进行,先松开索具与设备吊点的连接,确认索具无受力后再起吊拆除,避免索具突然滑落砸伤设备或人员。

  清理现场:回收索具并检查维护(如钢丝绳涂油防锈),移除隔离区和警示标识,平整起重机站位场地,整理技术资料(如吊装记录、参数复测报告)。

本文网址: https://www.whjxdz.cn/news/319.html
找不到任何内容

Copyright © 2020 芜湖巨星吊装 All rights reserved 皖ICP备2022006348号 主要从事于芜湖大件吊装,安徽大件吊装公司,安徽大件吊装价格, 欢迎来电咨询!